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则视频,画面中,一名男子在法院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在荒漠中扎草方格。据央视网《新闻+》记者了解,该男子系一起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的被告。据悉,马某因违反林业管理规定被起诉至法院,要求其对受损森林进行生态修复并栽种树木。鉴于当前正值夏季,不是植树季,法院令其先行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草方格,以防止风蚀沙土。
法院判决书中显示,2021年9月,马某未经许可擅自砍伐农田间的杨树503棵,获利13万余元。经评估,这些杨树的立木蓄积量共计112立方米,价值4.49万元。公诉机关建议判处马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鉴于马某的违法行为相对于一般的侵犯人身权、财产等犯罪而言,所造成的社会危害较小,且通过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来弥补因砍伐行为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害,对于缓刑具有更好的效果,因此法院认为,对其适用刑事处罚是必要的。
同时,考虑到马某的行为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案件的特点,在法院看来,对马某实施刑事处罚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替代性责任承担方式,实现对已毁坏林地的修复工作,使生态环境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