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迎来了今年的“三伏”天,这一时段将持续40天,这是自2015年以来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的现象。那么,“三伏”天究竟是如何确定的?为何有时长有时短?公众又该如何应对?记者周润健就此采访了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
杨婧介绍,“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正值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直到暑气退出,伏天才结束,早晚才会逐渐感到凉爽。
“三伏”的日期是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日法”来确定的。干支由天干和地支组成,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天干和地支按顺序搭配,形成60个不同的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每10天就会出现一个带有“庚”字的日子,称为“庚日”。
杨婧解释说,我国传统历法规定,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而中伏的时长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为何中伏会有长有短?杨婧表示,这取决于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的“庚日”数量。如果出现4个庚日,中伏为10天;如果出现5个庚日,中伏则为20天。
以今年为例,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6月25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5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第四个庚日是7月25日,第五个庚日是8月4日。由于今年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因此中伏为20天,末伏从8月14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