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改写后的文本:
王振宏
7年前的7月13日,十三亿中国人民为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而沸腾的情景犹在眼前;24年前,许海峰在洛杉矶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枪声仍然难忘;76年前,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洛杉矶奥运赛场上的孤独身影依旧能够刺痛中国人的眼睛。
从一人参赛,到13亿人共同参与,76年中国奥运史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中国从封闭到开放、从抗争到融合、从弱小到强大的历史性跨越。
一个人的奥运抗争
76年前,刘长春带着对抗日战争中遭受压迫的悲愤心情参加了1932年第10届奥运会,但因经费不足,他的奥运梦差点化为泡影。当时,国民党政府以“财政困难”为由拒绝了民间提出的派员赴美参加奥运会的要求。依靠张学良捐助的8000大洋,刘长春踏上了前往美国洛杉矶的旅程。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比赛,尽管他在100米、200米两个项目中的预赛中均告失利,但刘长春的抗争精神极大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
112枚金牌的奥运突破
1979年,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担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的刘长春感慨万分:“那时候的中国内外交困,中华儿女四处受辱。那时的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外国的国旗在奥运会上升起,今天,中国富强起来,中华民族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腾飞的日子即将来临。”
1984年7月29日,距刘长春首次参加奥运会整整52年后,许海峰为中国奥运历史赢得了一枚金牌,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随后,中国体育健儿们连续六届奥运会在奖牌榜上取得佳绩,创造了112枚金牌的世界纪录。
十三亿人的奥运梦想
76年前,刘长春用参加奥运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24年前,许海峰用奥运金牌展示了民族复兴的力量;如今,主办一届“有特色的、高水平的奥运会”,将成为十三亿人民的共同期待。
奥运,不再是个人的梦想,而是十三亿人的共同梦想,因此,北京成功申奥那一刻,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无数人彻夜难眠;为了承办这一盛会,10万赛会志愿者踊跃报名,竞争激烈;十三亿人身体力行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