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1
首页 网络 中储粮事件背后 食安监管需上硬杠杠

中储粮事件背后 食安监管需上硬杠杠

近日,新京报独家报道了一起“运输罐车运完煤制油后未清洗直接混运食用油”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专访了相关专家和企业,以深入了解食品安全保障的问题。 在报道中,我…

中储粮事件背后 食安监管需上硬杠杠

近日,新京报独家报道了一起“运输罐车运完煤制油后未清洗直接混运食用油”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专访了相关专家和企业,以深入了解食品安全保障的问题。

在报道中,我们注意到,7月6日,中储粮集团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从7月5日开始在全系统开展专项大排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依法终止运输合作。这一举措是对新京报刊发的调查报道的积极响应。

然而,专家指出,要想真正做好食品安全保障,显然不能仅依靠企业自我检视。针对此事件,新京报记者苏士仪表示,前置监管工作和预防把关是更为关键的环节。

“食用油的生产、运输、销售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影响公众健康。”苏士仪说。

此次罐车运输油罐混用问题,暴露了运输环节监管的缺失。苏士仪指出,涉事企业在运输食用油过程中,不仅未做到“专车专运”,甚至在罐车运完化工液体后,连基本的清洗工作都未严格执行。

针对这一问题,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法要求,“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苏士仪认为,企业应持续做好员工培训,提升法律和安全意识,确保法律法规的常态化落实。

中储粮集团在声明中表示,对于检查发现的违规行为,将依法终止运输合作,并列入“黑名单”。这些措施得到了公众的认可。苏士仪强调,除了监管部门的严格执法外,企业也应主动承担起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在此次事件之后,如何通过提升工作透明度,随时接受公众检视,成为当务之急。苏士仪表示,唯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守护好公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文由百科资讯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bknew.cn/wangluo/1870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6516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318151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