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记者从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获悉一则重要消息。据悉,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管的相关要求,四川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主动提出退出交易场所行业,即日起停止从事与交易场所相关的业务。这也意味着,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四川省将不再存在合法的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
公开资料表明,四川金融资产交易所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提供金融资产交易服务、投融资服务及其他相关金融服务的机构。今年5月10日,山东、吉林、深圳、江西四地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宣布取消辖内金交所的业务资质。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半数的金交所被关闭。
记者了解到,金交所最初设立的目的在于处理当地的不良资产,降低金融风险。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外部监管不足,内部牌照完善,许多金交所开始接纳理财、P2P等产品,甚至成为房地产、地方债和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融资的平台。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中明确提到,将持续清理整顿金融秩序,稳妥处理金交所及“伪金交所”的风险。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20余家金交所被取消业务资质。
随着四川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主动退出,四川已全面取消金交所。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公告指出,市场上存在一些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有“信用资产”“金融服务”“资产登记服务”等字样的市场主体,未经国家有权部门许可,为非标债务融资活动提供登记备案服务,这些“伪金交所”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隐患。
根据相关规定,除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外,其他地方交易场所和“伪金交所”不得从事金融化、证券化、期货化等非法金融活动。四川省企业应依法合规融资,自觉抵制非法金融活动,并不得通过交易场所及“伪金交所”进行违规融资。
本报记者提醒广大投资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选择合法的投资渠道,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若发现“伪金交所”相关线索,请积极向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反映;若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